海南文昌,位于海南岛东北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所在地,是中国第四座航天之城。这里也是此次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组织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陆地观测卫星共性应用支撑平台项目(以下简称‘空基项目’)华南遥感综合实验”的实验场。
年3月15日至31日,由空天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牵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以下简称“椰子所”)、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中国农业农科院、宁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组成了空基项目华南遥感综合实验植被组,开展植被产品“星-空-地”联合实验。
空基项目华南遥感综合实验植被组合影
此次实验针对十二五空基卫星,采用手动仪器与自动仪器兼顾、散点与定点测量模式共存、点面结合的植被实测数据采集方式,开展“星-空-地”同步测量实验,获取植被综合观测数据,包括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植被叶绿素含量、植被含水量等多种参数,为实现像元尺度真值获取和植被指数产品、叶面积指数产品、植被覆盖度产品的产品研发、产品算法及质量检验、信息产品综合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此次实验围绕华南区域典型林地、农田、草地展开,采用多光谱无人机航飞数据、机载激光三维测量系统数据、叶面积指数无线传输系统自动测量和冠层分析仪手动测量多种方式同步获取植被产品数据,研究多种观测方式的遥感像元“真值”估计,为实现像元尺度高精度地面真值获取提供技术支撑。其中,在12块典型植被样地多光谱无人机开展地面测量同步航飞;在2块典型样地搭载机载激光三维测量系统无人机开展航飞;叶面积指数无线传输系统开展间隔5分钟一次的固定点植被参数自动观测;在10公里*10公里区域开展40块30米*30米样区的离散点植被参数手动测量。
3月15日,奔赴天南海北,跨越千里河川,空基华南实验植被组各队成员陆续抵达目的地——海南文昌。当天下午,在椰子所,植被组成员讨论实验安排,力争实验过程中不出现任何纰漏。随后,各组人员驱车前往提前设计好的实验地,开启两周的实验旅程。
继两天多云后,3月30日终于迎来了好天气,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正是开展光谱相关实验的好日子。非常让人惊喜的是,高分1B、高分2号、资源一号1D等多颗卫星过境。
高分1B卫星3月30日海南文昌实验区卫星影像图按计划,即将开展针对椰子所附近林地样区的多光谱载荷和激光三维测量系统无人机航拍实验。无人机航拍实验需要跟卫星过境时间同步,即正午前后。同时,为了达到“星-空-地”一体化实验的最佳实验效果,还需要在航拍间隙尽快完成航拍样区的光谱实验。时间紧,任务重,争分夺秒抢时间。
多光谱载荷无人机航拍“各就各位”机载激光三维测量系统无人机航拍“各就各位”冠层分析仪散点测量“各就各位”叶面积指数无线传输网络系统定点测量“各就各位”地物光谱仪测量荔枝林光谱测量“各就各位”很快,各组队员就进入了最佳状态,样点选取、标注标识、无人机航飞、光谱测量、叶面积指数测量……实验有序开展。虽是三月份,正午时候,文昌气温已经二十多度了,又渴又饿,队员们随便吃了两口继续投入实验中去。
星空地基莫言累,
暮蔼层层催人归,
迷途难返何所谓?
却是椰林斜阳醉。
忙碌的测量中,时间过得飞快,太阳即将落山,紧张辛苦的野外户外工作即将进入尾声。带着丰收的喜悦,哼着歌儿,收队。但是植被实验还远远没有结束,接下来将室外取样的植被样本和土壤样本带回实验室进一步分析,对植被的鲜重、干重、色素浓度以及土壤的含水量进行实验室内分析。
暮色催人归植被测量样本取样装袋密封植被测量样本取样袋鲜重称重椰子所基地激光点云数据(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团队提供)椰子所基地无人机高清影像图(华南农业大学团队提供)辛苦没有白费,实验结果喜人。本次采集了海南文昌多种典型植被类型实验数据,例如:草地、辣椒地、冬瓜地、水稻田、柑橘林、椰子林、荔枝林、人工林等,包括叶面积指数、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叶绿素含量、植被含水量等多种参数,用于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植被多源遥感数据真实性检验数据集。
该数据可支持用于空基卫星共性产品生产、反演算法研究、尺度转换方法和产品真实性检验等多项科研工作;也可为卫星遥感应用行业部门、区域用户及大众市场提供植被产品共性技术及模型算法及检验、植被产品检验、观测真值数据、教育培训、交流平台等业务化服务。
以上内容由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孙源、陶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龙翊岚提供。延伸阅读空天院科研成果揭示嫦娥四号巡视区石块来源
中国典型城市遥感监测数据库发布反映近50年城市时空变化特征
央视新闻
黑臭水体哪里躲?卫星遥感有望“明察秋毫”
新华社
卫星遥感揭开近20年全球湖库水色变化规律
观天测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