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杨光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
整理丨中酒展团队
年3月5—7日,“新格局·新机遇”中国高端酒展览会(春季),将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拉开帷幕。
此次展会由中酒展组委会主办;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指导;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福建省酒业协会、湖南省酒业协会、广西酒类行业协会、海南省酒类流通行业协会战略合作;广州酒类行业协会、东莞市酒类行业协会、佛山市酒类行业协会、清远市酒类行业协会、深圳市酒类行业协会、中山市酒类行业协会、江门市酒类行业协会、珠海市酒类流通行业协会、惠州市酒业协会、广州市海珠区酒类行业协会、广州市越秀区酒类行业协会、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酒类行业协会特约支持。
展会聚焦华南酒业市场,旨在为华南酒企酒商搭建精准、高效对接平台,一同寻找新格局下的新机遇。
围绕大会主题,我们提前采访了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杨光,一起来看他如何看待华南酒业新格局与新机遇。
Q:中酒展组委会
A: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杨光
Q1、本次展会主题为“新格局新机遇”,您如何理解这一主题?
A:刚刚过去的年,是人类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危机、封闭、大规模的离别、生命的消逝,经济社会运转一度脱离正轨,全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艰难的一年,酒业发展也受到了冲击,尤其是在上半年,整个行业历经寂寞与艰险。但疫情造成的裂痕,也会成为光照进来的地方,这是我对新机遇的第一个理解。
一方面,中国高效防疫、以人为本的做法,再一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我们有理由相信,近几年兴起的“国潮”,将呈现更持久的生命力。那么,中国最古老的*酒、历经波折的国产葡萄酒,能否抓住机会,走进消费者心中?年轻人对白酒的印象,会不会发生一丝松动?酒行业又将如何把握?这都是值得期待的变化。
另一方面,大家为应对疫情所采用的新模式、新传播等,都会在未来持续演进,更有效地服务酒业。
而站在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循环”都将是中国经济的一个主题。经济内循环时代,关于供给与需求的匹配,以及对内需的充分挖掘,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对酒业而言,我们应该看到三个机会,首先,年很可能迎来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其次是消费市场的进一步下沉,过去未被视作核心受众的那些人,他们的需求是什么?第三则是在此基础上,与行业集中度提高的同时,为了满足更广泛、更个性的需求,中小企业也将发挥自己的作用,“特优美”仍然有生命力。
从酒行业自身来看,酱酒仍然是机遇。正一堂之前有讲,酱酒至少还能再热十年。年,不仅茅台好,包括郎酒、茅台酱酒、习酒、国台、金沙在内的“酱酒*团”,都取了比较好的发展。
同时,“三香”龙头在过去一年表现抢眼。尤其是在一季度的艰难时期,茅台、五粮液、汾酒都保住了增长,这对整个酒行业都是一种鼓舞。这一年,无论是在业绩,还是在股价上,“三香”龙头都迎来了全新的局面。
到了年下半年,随着经济社会生活回归正轨,下半年行业明显呈现出复苏与升级,并呈现出很多崭新的迹象。
关于新格局,我之前有讲过,中国酒业的行业格局,仅仅露出了冰山一角。
目前,真正实现全国化的企业并不多,包括洋河这样的品牌,都仍有很多市场空间等待去开发。对省级龙头而言,即便仰韶、花冠、衡水老白干、板城们已经取得比较亮眼的成绩,但关于省内市场的挖掘,程度还远远不够。这一点,行业里可以找到示范,古井贡酒这么大的体量,但一半以上的销售都在省内。所以,省内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关于行业格局,“三香”龙头的强势是一个方面,酱酒热是一个方面,但整体而言,仍然悬而未决。
Q2、回顾年,您觉得哪些因素影响了行业发展?
A:年,酒行业在上半年历经寂寞与艰险,下半年迎来复苏与生机。
疫情当然是一个重大影响,不光是对酒,是对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影响。疫情加速了行业洗牌,可能在流通环节会更加明显,同时催生了很多新事物、新思考。比如,视频号就是一个标志,我自己也做了视频号《酒业实战局》,明显感觉到,大家对视频的热忱非常高。这背后其实涉及营销模式、销售渠道、传播途径的深刻变化。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并不会随着疫情结束而退回原来的模式。
资本也是影响酒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复星系在控股金徽酒之后,近期又成为舍得酒业的大股东,如此大刀阔斧的资本行动,在酒行业可以说前所未有。当然,除了复星系,江苏综艺集团手握贵州醇和枝江,由朱伟负责操盘,也是一个比较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