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后人点上方蓝字
在百泉镇尧梭村店下组,有这样一位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村民,他从粮农到菜农,从菜农到花农,思想在变,种植方式和产业结构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他的农民身份。27年来,他一直在积极寻找脱贫法宝,探索致富之路。在他的带领下,如今,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花卉苗木,产品销售覆盖全省、市、州,远及两广,形成链带产业,许多村民也通过科学种植花卉苗木而脱贫摘帽。他是谁?他就是曾在年获中国科协、财*部表彰的全国科普带头人*胤淞,也是独山花卉种植第一人。
*胤淞的“花”样人生
我与“花”的邂逅
27年前,*胤淞跟村里其他村民一样,在家里种植水稻、大豆、玉米等传统作物,种植周期长不说,收入也低。如何才能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呢?成为*胤淞每天思考的问题。
“随着*的改革开放和富民*策的不断深入人心,我一边
回到独山后,经过考察,他发现种植花卉苗木前景十分可观,并开始利用自己的0.2亩地尝试培育花卉和园林绿化苗木,着手开拓致富路子。
一开始进入花卉行业,*胤淞就碰上了头疼的事情:缺乏花卉种植和经营的经验。“不会就学!”*胤淞说,为了学习绿化苗木和花卉生产技术,他到云南、广州、湖南、北京等地考察学习和购买相关资料回乡创业,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于年建立了独山县首家园林绿化苗圃场——独山胤淞园林苗圃示范基地,专职培育城镇园林绿化苗木花卉。
“第一步迈出来了,以后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胤淞说。这些年,他一方面总结经验,进行花卉的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另一方面紧盯市场,瞅准时机,增加种植品种,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成功引进了桂花、香樟、罗汉松、广玉兰、金叶女贞、塔柏、乐昌含笑等百余种产值高的品种。苗圃基地由当初的0.2亩发展到如今余亩,大小苗木有多万株,每年纯利润均在60万元左右。并已连续多年获得省、州、县各种表彰,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卉“状元”。
“花”因我而绽放
“要不是在*哥带领下种植花卉,恐怕这辈子我都住不上新房,买不起轿车噢。”
“能有今天美滋滋的生活,得多谢*哥传授的花卉技术呀!”
“跟着*叔一起发展花卉、苗木,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啊,这不,去年我家收入就是20多万元啊。”
……
在村里只要一提到*胤淞,大家都会对这位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的热心肠大叔,赞不绝口。
*胤淞因“花”而富起来了。但他深知,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于是,他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在他的牵头下,先后成立花卉苗木产销协会、尧梭花木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现身说法”向本村及周边的群众宣传*的富民*策和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并采取多种形式带动群众共同发展:无偿为群众提供销售信息、供应种苗、手把手指导种植技术、防病治虫、联合成品销售等,使周围群众每人增加收入近元。
“老*为村里做了太多的事情咯。”村支书陈应龙说道。起初,有些村民缺少启动资金,不知如何种植。*胤淞知道后,二话不说就出资3万多元为他们订购花卉苗木。此外,还个人出资,带领当地村民到浙江、四川花卉市场考察学习,增加村民种植信心。
“要不是15年前,跟着*公一起外出学习,我都不知道花卉发展潜力如此之大。这么多年了,一直跟着*公种植,收入也是一年比一年高。”村民刘玉虎说,他种植花卉的第一年,就获利5万元,村民都是看在眼里啊。第二年,在*胤淞的带领下,全组大多数的农户都种起了花卉苗木。现在,刘玉虎自己也承包了二十多亩地,他逢人便说:“要相信*公的眼光,跟着他干总能赚钱。”
在不断壮大花卉事业同时,*胤淞还认真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帮助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他的基地上,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务工,同时无偿教给他们种植技术,动员他们一起种植花卉,并且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他们的花卉。目前,已有30户建档立卡户到*胤淞基地务工后顺利实现脱贫。
自独山尧梭*胤淞苗圃示范基地成立以来,规模不断扩大,除了最早建成的里腊示范基地外,又在店下、里腊、新村、和平、弯头、唐茂、麻尾等处建成了六个科普示范基地。*胤淞创建的尧梭花卉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万元,种植面积达余亩。而他所带领的尧梭花木种植产销协会的会员由刚成立时的70多人发展到至今人,其中核心科普示范户50余户,带动农户0余户,协会会员花卉种植面积达余亩,解决了当地余人就业。
看着眼前余亩生机勃勃的绿树在微风中恣意生长时,*胤淞信心满满的告诉记者:“只有大家都富起来,我们的生活才是越过越有滋味。下步,我还要加强林间管护学习,多到外面学习先进技术,让我们的产业越做越大。”
如今,在尧梭胤淞园林示范基地、尧梭花木产销协会、尧梭花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带动下,独山全县种植花卉苗木接近1万亩。独山县城市园林绿化花木产业在贵州乃至西南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花木产业中,正在成为一颗闪耀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