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敢A同時,絡石葉厚革質,具有較強的耐旱,耐熱耐水淹,耐寒性,適應範圍廣。可做汙染嚴重廠區綠化,公路護坡等環境惡劣地塊的綠化首選用苗。由於絡石耐修剪,四季常青,也可與金葉女貞、紅葉小檗搭配作色帶色塊綠化用。絡石壹般采用扡插繁殖,扡插極易成活。因其匍匐性莖具有落地生根的特性,所以利用其莖節處接觸土層生根後剪斷分株,可壹次性繁殖大量植株。常綠灌木,高2-4米。全株無毛,樹皮灰色、平滑。小枝綠色,有光澤。葉革質,橢圓形、狹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狹楔形,全緣,葉面濃綠色、有光澤,葉背淡綠色。花單朵,頂生,白色或微黃色,下垂。聚合果,蓇葖近木質。花期6-7月。耐陰,好肥。喜生長在溫暖濕潤和半陰半陽的環境中。宜排水良好,、肥沃、微酸性砂質土壤,忌石灰質土壤。花朵開放時間短,每朵僅開1-2天,往往清晨開放,晚上閉合,故名夜合花。香味幽馨,入夜更烈。開花期適溫為22-25度,低於20度開花延緩。夜合花在南方地區,可在園林和庭院露地栽種,在大多地區宜盆栽。花可提取香精和窨茶。繁殖以分株和高壓為主,也可扡插。可於4-5月進行。為秋植球根
多小子球,9~10月進行分栽。為培育新品種亦可播種繁殖,需培養4~5年方能開花。
莖圓柱狀,有縱溝,無毛。小葉1-3枚,頂生小葉大,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約8厘米,側生小葉很小,長圓形至線形,長僅2厘米左右,有時沒有。頂生花序圓錐狀,長達24厘米。花紫紅色。果有5-9個莢節,深褐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喜陽光和溫暖濕潤的環境。耐旱、耐瘠薄土壤,常生長在丘陵山坡和山溝灌叢中,或至海拔米的山地。舞草枝葉繁茂,葉在夜間能回轉運動。這種“自行起舞”現象,在植物中十分罕見。全株可入藥。株高10-15cm。莖細而圓,平臥斜生,節上有叢毛。葉散生或略集生,圓柱形。花頂生,直徑2.5-4cm,基部有葉狀苞片,花瓣顏色鮮艷,有白、深黃、紅、紫等色。園藝品種很多,有單瓣、半重瓣、重瓣之分。喜溫暖、陽光充足而幹燥的環境,極耐瘠薄,壹般土壤均能適應,能自播繁衍。見陽光花開,早、晚、陰天閉合,故有太陽花、午時花之名。花期6-7月。大花及馬齒莧植株矮小,莖、葉肉質光潔,花色豐艷,花期長久。宜布置花壇外圍,也可辟為專類花壇。全草可入藥。用播種或扡插法繁殖。春、夏、秋均可播種。20℃條件下,種子播後10天左右發 。覆土宜薄,不蓋土亦能生長。在15℃條件下約20天即可開花。扡插繁殖多用重瓣品種,在夏季將剪下的枝梢作插穗,插後即出現花蕾。移植植株無需帶土。生長期不必經常澆水。壹年生草本,株高約20~30公分,分枝極多,葉對生,長心形,葉緣有鋸齒花頂生,花形酷似金魚草與紫羅蘭,花色有白、紫紅或紫藍、粉紅,喉部有黃色斑點,花期夏季至秋季,約4至9月或5至10月左右。屬陽性植物,日照需充足,選擇性不嚴,但以肥沃之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排水需良好生性喜溫暖,適合生育適溫約攝氏15~30度適合花臺、花壇或盆栽美化。花期長,莖葉細致,密植具有地被效果,可防止雜草生長。為多年生匍甸狀肉質草本。高10—17厘米。莖節的下部平臥於地面或地下,節
倒卵形,春葉鮮綠色,入秋後轉為紅褐色,並有奇特的藤狀根,故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適用於暖地的園林綠化,最宜於低濕地片造林,或用於固堤、護岸、防風。水松是國家二級保護耐水濕稀有樹種.為低海拔地區的熱帶及亞熱帶南部樹種。喜光,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和水濕環境。有壹定的耐寒性,在空氣溫度較高時能耐-13.9度的低溫.有較強的抗風能力.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除重鹽堿土外
葉對生,闊卵形,長12-1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粗糙、有毛,葉緣有角或淺裂,葉柄無翅。花大,腋生,有柄,多朵單生下垂成總狀花序,花冠長5-8厘米,徑7厘米,初花藍色,盛花淺藍色,末花近白色,喇叭狀。花期5-11月。性喜陽光充足,土質濕
崖下和墻根處。也可盆栽。全草可入藥。高達15m,樹皮紫黑或棕灰色。小枝褐色或灰色,白色皮孔突出。葉紙質,圓卵形、圓形、橢圓狀或菱狀卵形,長4-13cm,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下面灰白色,被白粉。聚合果6-12簇生,小翅果7-12,種子3-4扁卵形,長約2mm,紫黑色有光澤。花期4-5月,果期7-10月。大果嶺春木樹姿優美,紫色花簇先葉開放,幼葉紫紅,葉形秀雅,可配置於庭園供觀賞。高達37m,樹冠柱形。小枝具白粉,黃色帶紅或紫紅色暈。葉長圓狀披針形,近全緣。雌雄異株,花先葉開放。雄花序下垂,雌花序直立或斜展,花期5月,果期6月。喜光,耐寒,常生於河岸排水良好的碎砂石土上。樹幹粗壯挺拔、樹冠柱狀,有“化妝柳”或“上天柳”之稱,宜在公園湖邊或河岸成排栽植,也可在濕潤的草坪或廣場種植,十分美麗壯
披針形,全緣。傘房狀圓錐花序頂生;花白色,芳香,花期3-5月;蒴果卵形,果熟8-9月。多生於海拔-m的山地密林中。花期長,有香氣,可作園林風景樹。為常綠藤本。
株高20~30cm,莖粗、四角棱狀,棱邊有齒狀突起及短柔毛,灰綠色,直立向上。基部分枝,花從嫩莖基部長出,五裂張開,呈五角星狀,淡黃色,具暗紫紅色橫紋,邊緣密生細長毛。花期7~8月。性強健,耐旱也耐半陰,生長適溫16~22℃,越冬溫度在12℃以上。宜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生長。大花犀角肉質莖挺拔,形如犀牛角,花形奇特,宛如海星,是壹種美麗的室內觀賞花卉。可用於裝點書房、客廳的案頭、茶幾。分株、扡插或播種繁殖。分株通常在早春結合換盆進行;扡插隨時皆可。播種苗生長慢,需4~5年開花。生長期要求充足肥水,每15~20天施用壹次追肥,雞糞或復合化肥均可。夏季要求遮陽50%,平時要求盆土見幹見濕,切勿積水,以免爛根。
落葉灌木,高1.5米。枝細長,暗紅色,光滑無毛。單葉互生,葉菱狀披針形至菱狀矩圓形,先端尖,基部楔形,緣有缺刻狀鋸齒,兩面無毛。4~5月開白色小花,花10~30朵集成半球狀傘形花序,著生於新枝頂端。果熟期10~11月,蓇葖果。性喜陽光,稍耐陰。耐旱,忌水濕。較耐寒,適生於肥沃濕潤土壤。麻葉繡球植株叢生成半圓形,開花白色壹片,十分雅致,可叢植於池畔、路旁或林緣,也可列植為花籬。扡插、分株繁殖為主,亦可播種繁殖。花後宜疏剪老枝及過密枝。冬施基肥。枝被淡藍色短毛。葉對生,全緣,矩圓形至橢圓形,長4-10厘米,寬2-4厘米,兩面均有毛。花大,徑3-3.5厘米,淡藍色,多數4-6朵生於葉腋成穗狀花序。小苞片線形,有粗毛。外面萼片卵狀披針形,綠色,邊緣有刺狀小齒。花冠長5-7厘米,柔弱,易脫落。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